当前位置: 首页 >>系部新闻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知行合一筑梦时代征程
发布时间:2025-09-26

七月骄阳映照青春脚步,实践征程激荡报国情怀。6月30日至7月4日,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务系“红匠知行”实践团奔赴唐山市及乐亭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以脚步丈量发展热土,用实践厚植家国情怀。

实践小分队首站聚焦唐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1日上午,实践团首先走进唐山海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科技兴农的探索之旅。

在海森电子智慧农业展厅,通过介绍,实践团了解了公司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发展历程,近距离观摩了先进的智能灌溉控制系统,随后,实践团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学习交流,物联网技术精准赋能节水灌溉的生动实践,让师生真切感受科技兴农的澎湃力量更真切体会到科技创新在助力兴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实践团第二站来到中国卫浴领军企业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聆听“砸瓷”故事,播种工匠初心。

在现代化展厅内,讲解员介绍了惠达的独创技术,师生们纷纷惊叹科技赋能的工业之美。还生动讲述了“砸瓷”故事,1997年,惠达创始人王惠文毅然砸毁全部三级品瓷砖,确立“宁砸千万件,不售一次残”的质量铁律,这使实践团深刻感悟到民族品牌的力量。一块块瓷砖历经匠心锤炼焕发光彩,“大国工匠”精神在机器轰鸣中熠熠生辉更加深化了师生对实体经济发展路径的认知。

7月1日下午,实践团队深入唐山市丰南区青年路街道御达社区通过民生调研和儿童关爱活动,零距离感知基层治理脉搏,以青春行动传递温暖力量。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师生们与社区党支部书记深入交流,社区书记指出;“大学生带来新视角,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通过调研,学生们触摸到民生改善的时代温度。实践团还参与了“知识传递暖童心”活动,队员们化身“孩子王”,为社区儿童带去欢笑与启迪,也在青年学子心中播下服务基层的种子。

7月2日至3日,实践团在唐山市乐亭县商务和投资促进局专员协同下,“企业调研和红色教育”双线并行的形式,深度触摸县域经济脉搏,汲取信仰力量。

7月2日,实践团首站聚焦乐亭制造业前沿。上午,实践团首先来到泰鑫实业有限公司,作为乐亭县经济开发区建筑支产业集群的代表企业,泰鑫实业依托本地钢材产业基础进行生产,产品远销国内外多个地区和国家。

在自动化生产车间,企业负责人向实践团介绍了京唐港的区位优势和“钢铁生产-深加工-贸易”的全链条生产过程,让学生们亲睹港产融合的实践样本。

随后,实践团参访了河北信泰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乐亭县“专精特新”的企业代表,信泰公司专注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

通过技术人员的介绍,学生们了解到企业依托唐山钢铁,将冶金固废转化为高端材料原料,年消纳废渣2万吨,“新材料真是国之重器!”实践团成员感叹到。


 

下午,实践团来到铸升金属制品厂参访,该企业深耕精密金属加工25年,实现从“铁锹之乡”到高端制造的蝶变。

企业负责人介绍数字化改造让能耗降低了30%实践团走进车间,参观产品的生产过程,队员们惊叹“小零件藏着大智慧”。

此次走访企业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围绕技术迭代、绿色转型、人才需求等议题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切身感受到科技赋能下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7月3日,实践团怀着无限敬仰走进李大钊纪念馆。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师生们凝视珍贵手稿、历史图片与复原场景,系统学习李大钊同志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伟大革命实践。

7月4日,实践团到唐山博物馆参观。从远古文明遗存到近代工业摇篮,从抗震壮歌到新城崛起,丰富的馆藏无声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坚韧与重生。

“冀东三枝花”的悠扬韵律与工业遗产的厚重见证中,师生们沉浸式体悟唐山人民“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丰碑。

 

此次唐山之行,是一次深入社会肌理的国情考察,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在工厂车间,同学们读懂了实体经济是强国根基;在纪念馆,先烈矢志救国的赤诚照亮了青年担当。师生们在产业前沿、社区服务与文化溯源中,深化了对“国之大者”的理解,坚定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的青春志向。未来,商务系青年学子将继续以知促行,把调研思考成果转化为学术动力与实践行动,以真才实学服务区域发展,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无愧于先辈的青春答卷

版权所有: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网站备案编号:冀ICP备13018366号
©2016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28号 | 邮编:050091